重塑健康:不容被忽视的慢性病与治疗新进展

05 November 2025

肥胖,表象之下并不简单。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这一定位超越了传统将肥胖视为生活方式问题的浅层认知。事实上,肥胖不仅是一种普通疾病,更可能是"百病之源",且是多种共病核心诱因的本质。多项研究证实,肥胖症会显著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癌症的风险。面对马来西亚超重与肥胖率已超过70%的严峻现实,深入理解其疾病本质并探讨前沿治疗策略是至关重要。

肥胖症:复杂且因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

肥胖症并非简单的"体重过重"问题,而是一种复杂且牵涉多重因素的疾病,其可能受到基因、生理健康、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可能因遗传而更容易积累脂肪;现代生活环境中的高热量食品普及和体力活动减少,也为肥胖创造了条件;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则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肥胖问题,必须采取个体化以及长期管理的策略。对于长期受其困扰的患者而言,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

传统减肥方法的局限性

在肥胖症的管理中,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固然重要,但极端或不当的节食可能导致缺乏营养、肌肉流失,甚至影响消化系统。运动对健康有多重益处,但对部分严重肥胖患者来说,过胖的体重可能限制其运动能力,且单靠运动消耗的热量往往不足以产生显著的减重效果。药物治疗则可能带来副作用,且停药后体重亦容易反弹。

对于严重肥胖患者,传统减重方法往往效果有限,甚至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体重管理。这时,减重手术将成为一种选择,它能带来明显且持续的减重效果,但给予潜在的风险和康复的时间比较长,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手术。

内镜袖状胃成形术:微创减重新选择

因此,兼顾减重疗效和安全性的內鏡袖狀胃成形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ESG)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ESG是一种无需开刀、不切除胃部的内视镜减重技术,通过"内部缩胃"的方式,将胃壁缝合成袖状结构,使胃容量缩小约70%至80%。这种胃形的改变让患者在进食后更快产生饱足感,延长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以及餐后饱腹感。

ESG的操作过程相对简便安全。医生通过胃视镜从口腔进入,将缝线器械送入胃部,缝合胃壁并缩小胃容量。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胃部切除,也不会留下外部伤口,因此完成时间较短、风险较低、术后恢复较快且病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更重要的是,ESG是可逆的程序,这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ESG:适用性与患者选择

尽管ESG为肥胖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该程序。ESG的基本适用条件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7.5kg/m²的肥胖者、尝试过减重但效果不理想、因健康问题需要快速减重以控制疾病进展及不适合或不愿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

在考虑或选择ESG前,患者必须接受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胃镜检查、血液检测和心肺功能评估等,再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该程序。同时,患者也需充分了解ESG的过程、潜在风险和预期效果,并与医生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长期管理是核心

ESG 是肥胖症患者减重的一个选项及希望,但绝非替代健康生活方式的捷径。术后,患者必须在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遵循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逐步建立规律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ESG这类创新技术为肥胖症患者在减重过程中提供了 “起跑助力” ,但抵达长期健康的终点,仍需医患双方的共同坚持与不懈努力。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以及患者的原则与信念,方能实现对肥胖这一慢性疾病的长期有效管控,最终重塑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想了解更多关于这种微创减肥方法的信息,请咨询肠胃专科顾问兼介入内镜专科杨家权医生。

   后退